网购法律指南
它来了
它来了
它带着看不懂的规则
数不清的商品
算不明白的折扣走来了
虽然玩不明白可是谁能抵挡双十一的诱惑呢?
为了让大家能够放心大胆地“剁手”小编特地献上避坑指南助力各位“决战双十一”!
付过的少量定金都是“巨额”尾款的预告一时冲动付了定金还有后悔的机会吗?
定金具有担保合同履行之意,一般不得超过合同标的的20%。对于给付定金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则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预付款、订金、意向金”均不属于定金,下单前一定要仔细辨别,注意,订金能退,定金不退。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货物一经售出概不退换?这你说了可不算
如果是质量问题的话,不受七天时间的限制。但也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熬夜、凑单、等“光棍节”就是为了省点钱过几天一看却是明降暗涨的陷阱?
商家虚构原价、悄悄提价的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卖家构成欺诈的,买家可以要求“退一赔三”。消费者遇此情况应保留消费凭证和沟通记录,向电商平台或消费者协会举报并索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这一秒还是尾款人下一秒就成了收件人有的快递十分钟送到有的却永远无法抵达
快递签收前,货物损坏或损毁的责任由商家负责,买家可以申请延迟收货,同时要求卖家重新发货,如果卖家未能及时重新发货,消费者可以要求一定赔偿。如果不想继续购买该商品,也可以向卖家申请退款。
《民法典》
第六百零四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网购了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办?
可以要求返还货款及惩罚性赔偿。对于购买的假冒商品,消费者可以主张三倍赔偿。
如果平台已经做出了如保真、假一赔十的承诺,但是消费者购买到了假货,那么平台就需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若平台是明知或应该知道该商铺售卖的是假货,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但未处理的,那么该销售平台也应承担连带的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维权小妙招
1、与商家积极协商解决;
2、向提供网络购物的平台进行投诉;
3、拨打“12315”热线或者登陆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4、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5、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法律锦囊已经备好
其他的就各凭手速和钱包了
我们“吃土”的时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