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枣庄市司法局聚焦企业发展难点发力 坚持不懈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来源:枣庄市司法局时间:2025-02-11

法制报0209.png


“你们这次普法授课解决了我们的用工难题,希望这样的活动多搞几次。”山东尧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琦峰笑容满面地对律师团队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劳动用工制度体系,规范用工管理。 


2024 年 12 月 28 日,山东华师律师事务所组织律师团队走进山东尧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规范企业用工以及防范用工风险,开展了一场现场“法治体检”活动。


律师团队通过对劳动合同、工时休假、社保缴纳等多方面讲解,让企业明确了合法合规的用工方向,有效避免了潜在的法律纠纷,大大降低了企业用工风险成本。特别是针对技术研发、销售等关键岗位给出的具体建议,为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不仅有助于当下企业用工规范化,更对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 年,枣庄市司法局聚焦企业发展难点,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导向,着力完善营商环境法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加强法律服务供给,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营造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扎牢营商环境“法治栅栏”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


过去一年,枣庄市司法局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先后到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12 个市直部门和部分企业现场座谈,就过度执法、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多头检查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随机抽取 52 本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并要求行政执法部门举一反三、落实整改,用精准监督促规范执法。


持续推进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依托 “入企 e 码通”平台,在全市实行入企执法备案扫码制度,对涉企行政执法进行事前报备、事中扫码、事后评价,科学整合行政检查事项。2024 年 3 月 18 日平台正式运行以来,全市落实执法备案 5948 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压减入企检查频次,以数字化方式推动涉企执法“无事不扰”和高效监管的有机统一,惠及全市 8 万家在册企业,让行政执法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地方标准,梳理 “不罚、轻罚”清单 501 项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 636 项,运用“清单”执法 5825 件,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1017 万余元,受益经营主体 5816 个,持续打造利企便民法治环境。探索在各镇(街)以委托方式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乱罚款”问题专项监督等活动,不断提高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印发《枣庄市行政执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工作指引》,将行政执法与普法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释法说理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说理式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市中区全面做好行政执法权下放试点工作,形成“教科书式”执法模板,目前各镇(街)开展行政执法检查 1768 次,已办结行政处罚案件 8 件,行政处罚 9 . 83 万元。 


提升涉企行政复议水平打造营商环境“法治样板” 


“司法局的同志真是帮了大忙,我们足不出户就知晓了行政复议的申请流程、办理程序和各项便民举措。”近日,位于薛城区化工园区的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党群工作处副处长孙恒说,通过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进园区宣传、讲解和座谈活动,让他们了解到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极大提高了行政复议的知晓率、认可度,同时增强了企业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行政争议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过去一年,枣庄市司法局认真贯彻司法部和省司法厅关于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部署,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行政复议“入园区进企业”活动,以“政策保障+平台搭建+权益维护”为构架,坚持“站点结合+线面结合”,牢牢把握“增强服务主动性、化解争议为核心、促进政企双规范”三个坚持,逐步实现“助企惠企能力水平、行政复议工作质效、和谐互信营商环境”三个提升,打造形成了行政复议“入园区进企业”枣庄样板,并在全省第二届行政审判和行政复议同堂培训班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


在增强服务主动性方面,枣庄市司法局通过集中座谈、单独访谈、问卷调查、“法企面对面”等活动,与本地企业开展常态化沟通交流,及时准确掌握企业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增强行政复议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调解和解工作贯穿于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各环节,落实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利用司法所的基层前沿阵地优势、调解组织专业优势和工商联、商会的联络优势,及时随案参与调解和解。在促进政企双规范方面,严格落实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强化跟踪问效,建立履行情况专门台账,确保涉企行政复议决定按期实质性履行到位。同时,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中发现的涉及土地利用、安全生产、劳动者权益保护、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领域共性共性经营风险,联合有关部门进行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提示,帮助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堵塞风险漏洞,促进企业合法经营。


过去一年,枣庄市行政复议机构和司法所共向企业提供行政复议咨询 500 余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1255 件,审结 970 件,作出撤销、变更、确认违法等纠错决定 106 件。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平均时限较往年同期降低 25% 。 


加大涉企立法普法唱响营商环境“法治和音” 


“石榴是咱们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保护好石榴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住咱们发展的‘金钥匙’。”近日,枣庄市组织法院、市场监管、司法行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峄城区万亩石榴园共同开展“石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普法宣传活动,为广大群众奉上了一道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大餐。


这只是枣庄市服务产业发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进入企业进行普法宣传的一个缩影。


以石榴产业为例,枣庄市制定了全国首部石榴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石榴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以立法形式创新制定务实举措,明确了产业发展中政府和部门的职能,以法规形式护航枣庄石榴产业长远健康发展。先后组建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资源组成的“法润榴企”服务团队,开展“司法助企·法治体检”法律服务,解决企业法律难题,增强企业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助推石榴产业发展。同时,常态化落实法治环境监督员、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工作机制,从人大、政协、石榴企业、律师事务所等聘请 20 名法治环境监督员,设立 20 家企业“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规范法治环境监督员工作职责,构建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立企业、群众共同参与营商环境监督新机制。 


2024 年,枣庄市印发了《枣庄市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开展“产业体系+法律服务”活动,组建律师服务团对接服务 9 大产业链,定期走访大数据产业园、锂电产业园、智能制造小镇等现代产业园区,推出财务管理、劳动用工、合同经营等法律服务,为企业经营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法律建议,推动律师法律服务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去年以来,全市 8 个律师事务所专业团队 820 名律师走访各类企业 939 家,开展法治体检 138 场次,解答企业、员工法律问题咨询 684 件,出具法律意见建议书 71 份,排查企业经营风险 158 项。累计开展“法治体检” 153 件次、为企业化解经营风险 167 条,降低经营成本 150 余万元,以法治力量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机制,持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提升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更多法治力量。”枣庄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孙守春表示。

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2021
电话:0632-3321094   Email:55pf@163.com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鲁ICP备05003539号-5
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