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2025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来源:枣庄市普法办公室时间:2025-04-07

2025年是全民普法四十周年和“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市法治建设集中攻坚、创新突破”之年今年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做好“八五”普法总结验收和“九五”普法规划谋划为主线,在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强化基层依法治理等方面持续攻坚全面提升普法宣传工作质效,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深学笃行,推动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1.领导干部带头学认真贯彻落实《枣庄市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实施办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重点学习内容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2.拓展载体广泛学。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确立5周年,充分运用各类阵地平台,采取各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让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创新融合宣传模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格局,面向全社会,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

3.结合实践深入学。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全民普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提升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精准发力,开展专项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4.突出宪法宣传。健全宪法学习宣传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推动“宪法十进”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精心筹备“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营造浓厚宪法学习氛围,让宪法权威深入人心。

5.深化民法典宣传。健全民法典学习宣传长效机制,创新宣传方式,采取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通过开展“典亮村居・振兴乡村”“典亮校园・护航成长”“典亮企业・助力发展”等主题普法活动,持续推进“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宣传,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6.强化主题宣传。聚焦枣庄市“强工兴产、转型突围” 战略目标,围绕“谁执法谁普法”“一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消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扫黑除恶、民族宗教、防诈禁毒、反有组织犯罪、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分类实施深化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7.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学习借鉴试点地区先进经验,找准切入点,出台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相关机制,在不同领域探索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探索具有枣庄特色、切实可行的全体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推动群众在实践中养成守法习惯。

8.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进一步推进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实施,完善领导干部学法普法用法考法述法制度,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年度法治素养测试,不断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9.推动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结合未成年人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实施青少年法治素养强基计划,规范青少年普法工作,拓展青少年普法载体,丰富青少年法治实践,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推进青少年法治素养观测点建设。

10.推动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法治素养提升。组织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集中宣传月活动,继续推动服务“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助企普法行动,完善企业学法制度,针对经营主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小快灵”普法,引导企业树立合规意识,促进依法诚信经营管理。

四、守正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1.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增强法治文化传播的生动性、感染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形象和法治文化景观。注重资源整合和彰显特色,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非遗”传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行业特色文化等有机融合。建设全市法治文化阵地电子地图。

12.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艺繁荣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提高村(居)法治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积极推动法治文创活动,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积极参加“法润齐鲁创作扶持计划”和全省全国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

13.推动新技术新媒体智慧普法。进一步压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引导传统媒体、新媒体、户外媒体、移动媒体设置普法专题专栏,实现报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言、社会有“点”的普法宣传生动局面;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法治动漫、微视频等在普法中的作用,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夯实基础,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14.推进基层法治创建。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发挥其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进其他领域法治创建活动。

15.优化基层法治人才队伍。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2名法治带头人+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扩大“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覆盖面,探索推动培养工程向其他行业领域延伸。

六、强化落实,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地生效

16.强化普法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普法责任,细化普法任务清单,建立国家机关“两单两函两书一评查”普法工作制度,打造“清单管理、普法提示、协调指导、督促落实、评估反馈”的工作闭环链。

17.凝聚社会普法力量。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调动和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全民普法,强化对社会普法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推动社会普法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七、总结经验,组织开展“八五”普法总结验收

18.开展”普法总结验收制定“八五”普法总结验收方案,明确验收标准、方法和步骤,做好“八五”普法规划总结验收工作。开展“八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推荐工作。结合全民普法40周年,举办“八五”普法成果展示系列活动。

19.筹备“九五”普法相关工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结合枣庄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做好“九五”普法规划和“九五”普法决议的编制起草工作。

 

附件:1.2025年全市普法责任制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2.2025年市直单位“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点击下载)



附件1

2025年全市普法责任制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747426073f228edccb348850f0f8856.jpg


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2021
电话:0632-3321094   Email:55pf@163.com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鲁ICP备05003539号-5
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