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八五普法·印象枣庄 | 枣庄市委网信办:让“法治枣庄”金字招牌在网络空间更加闪亮

来源:枣庄市委网信办时间:2025-08-02



【开栏语·编者按】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的利器,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自 “八五” 普法启动以来,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社区,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八五”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我们特别推出“八五普法·印象枣庄——枣庄八五普法巡礼”专栏。 透过这个专栏,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

今日刊发枣庄市委网信办篇。




枣庄市委网信办:

让“法治枣庄”金字招牌在网络空间更加闪亮

在“八五”普法的征程中,枣庄市委网信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将普法工作与网信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载体形式、深化综合治理,让法治精神在网络空间落地生根,为“法治枣庄”建设注入强劲网信动力。

01
 筑牢“责任链”,普法根基稳如磐


普法工作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坚实的组织保障。市委网信办构建起“高位推动、机制健全、全员参与”的普法工作体系,为普法成效保驾护航。

要领导亲自挂帅,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课”,每年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计划与责任清单,把法治建设纳入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形成“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推进、年末有考核”的闭环。承办新枣庄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辅导,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管网治网的能力。

在责任落实上,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协同落实”的体系,确保普法与核心业务同频共振。同时,深化法治实践,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贯穿网信工作全流程,从网上宣传引导到网络安全保障,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法律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行业党建“两个覆盖”实现突破,全市50家互联网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18个高标准党建示范点成为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以党建引领企业依法健康发展。

02
打造“新载体”,普法声量传四方


立足网络阵地优势,枣庄市委网信办创新普法形式,让法律知识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群众生活。

网上宣传矩阵持续发力。统筹重点新闻网站、客户端等平台,开设法治建设专题专栏42个,发布稿480余篇,“这就是枣庄”网络主题宣传总阅读量突破31亿人次。“君山观潮”“善国新语”等网评品牌形成“1+7+N”矩阵,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法律知识。

网络文明建设与普法深度融合,连续五年举办山东网络文明周枣庄系列活动,发布《枣庄市网络生态文明公约》,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评选“好网民・在枣庄”榜样,让文明上网、依法用网的理念深入人心。四届网络举报辟谣作品征集活动,以案例释法,引导网民不信谣、不传谣。

网络安全普法亮点纷呈。高规格承办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山东省活动开幕式,开展宣讲1300余场,300万条公益短信覆盖全市,300万人次受教育。每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中,“法治日”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讲座、法律咨询等,让《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走到群众身边。全市网络安全培训深入区县、市直部门,以案例教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全民数字素养提升行动同步推进。依托7家省市提升基地,开展开放日、进社区活动,让数字惠民与普法宣传相得益彰。

03
织密“防护网”,法治环境更清朗


以普法促治理,以治理强普法。枣庄市委网信办通过技术赋能、联动处置、严格执法,构建起清朗网络空间。

自主研发的枣庄市网络安全协调指挥平台和网络综合治理平台,形成“一舱三端六平台”的技术管网体系,提升技术治网能力。2021年以来,上报不良信息8万余条,受理网民举报3000余条,权威辟谣信息被国家级平台采用,让谣言无处遁形。

“清朗”“净网”等60余次专项行动精准打击网络暴力、侵害未成年人等违法违规行为。涉企网络侵权专题活动设立快速通道,8场座谈会倾听160余名企业代表诉求,为企业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枣庄市委网信办在“八五”普法中,以责任为基、以创新为翼、以治理为要,让法治精神融入网络血脉。未来,将持续深化普法与网信工作的融合,用法治力量守护网络家园,让“法治枣庄”的金字招牌在网络空间更加闪亮。

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2021
电话:0632-3321094   Email:55pf@163.com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鲁ICP备05003539号-5
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