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创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资料

八五普法·印象枣庄 | 共青团枣庄市委:普法护航青春路,“八五”征程显担当

来源:共青团枣庄市委时间:2025-08-04



【开栏语·编者按】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的利器,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自 “八五” 普法启动以来,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社区,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八五”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我们特别推出“八五普法·印象枣庄——枣庄八五普法巡礼”专栏。 透过这个专栏,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

今日刊发共青团枣庄市委篇。



共青团枣庄市委:

普法护航青春路,“八五”征程显担当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共青团枣庄市委始终将青少年法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以“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守护青年”为宗旨,通过多维发力、精准施策,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少年普法工作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普法答卷。

01
高位统筹,构建普法工作大格局


团市委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将其纳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清单,明确主管领导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落实,形成 “主要领导牵头、全员协同参与” 的工作机制。同时,将普法工作纳入各区(市)共青团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责任层层压实。

为凝聚普法合力,团市委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司法局等多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压实部门职责;组建45人的枣庄市青少年普法宣讲团,开展线下宣讲10余场;联合开展附条件不起诉青少年、社区矫正青少年法治宣传及心理团辅活动,其“团检共建”模式获省检察院、团省委高度认可,为普法工作注入多元力量。

02
精准引领,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


团市委以思想引领为先导,将法治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组织全市230余万团员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网上主题团课,覆盖范围之广、参与热情之高创历史新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论党的青年工作》,组建“青年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宣讲300余场,10万余名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信仰与家国情怀。

在先进典型引领方面,团市委持续选树“枣庄最美青年”“青年五四奖章”“红领巾奖章”等优秀青少年榜样,用身边人、身边事传递法治正能量,让青少年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自觉树立尊法守法意识。

03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普法宣传矩阵


线上,充分发挥“两微一抖”新媒体优势,在“青春枣庄”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少年普法”专栏,推送《未成年人保护法》《反网络暴力》等法律法规解读300余条,用“以案释法”的方式拆解“开盒挂人”“新型网暴”等热点问题。拍摄防诈宣传视频、制作法治动漫,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视听内容,营造沉浸式普法氛围。

线下,依托“引航计划”“070 勇敢者行动”等项目,推动普法教育进校园、进社区。在16所初中、9所职业院校开展“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劝导”等“6+X”关爱服务,打造3个星火阅读小书房和7个实践基地,让法治文化浸润青少年生活。联合政法部门在市看守所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创新“监区警示教育+部队爱国教育+专题普法教育”的“1+3”教育体系,已开展活动27场,覆盖2万余名未成年人。

04
聚焦重点群体,织密权益保护网络


针对重点未成年人群体,团市委实施“引航计划”,组建144个“引航小组”,结对帮联372名重点青少年,通过入户探访427次、开展集体活动21场,帮助11人复学、69人实习、28人就业,相关经验被纳入《枣庄市“引航计划”工作手册》并推广。

在防治校园欺凌方面,推进“070 勇敢者行动”,在6所试点学校挂牌成立工作室,开展防欺凌主题团队日活动53场,覆盖7800余名少年儿童。同时,通过“彩虹伞”自护教育,普及防溺水、防性侵、禁毒等安全知识,让青少年在互动体验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团市委持续深化“希望小屋”“圆梦行动”等公益项目,建设1450个“希望小屋”,为44名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19.9 万元;规范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中高考期间开展志愿服务6场,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05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普法工作根基


团市委严格落实“两述两考”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普法考试,举办法治专题培训,将党内法规、反腐倡廉案例纳入学习内容,以“以案释法”强化职工党章党规意识。同时,动员青年文明号、“青安岗”等集体学习《安全生产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引导青年在工作中践行法治精神,形成“全员普法、全民守法”的良好生态。

普法之路,任重道远。共青团枣庄市委将继续以 “八五” 普法规划为指引,创新方式方法,延伸服务触角,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为建设法治枣庄贡献青春力量!


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2021
电话:0632-3321094   Email:55pf@163.com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鲁ICP备05003539号-5
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