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编者按】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的利器,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自 “八五” 普法启动以来,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社区,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八五”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我们特别推出“八五普法·印象枣庄——枣庄八五普法巡礼”专栏。 透过这个专栏,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
今日刊发枣庄市残联篇。
枣庄市残联:
法治照亮助残路 普法绽放暖心花
“八五”普法以来,枣庄市残联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扣残疾人事业发展需求,将普法宣传与权益保障深度融合,通过健全机制、精准普法、暖心服务,为残疾人撑起一片法治晴空,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特殊群体的生活。
枣庄市残联将普法工作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考核。及时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统筹全局,明确办公室为普法协调中枢,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每年制定普法计划和责任清单,细化任务分工,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述法制度,以制度刚性确保普法工作不走过场。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全体干部集中学、线上平台自主学” 三维模式,累计开展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学习100余次,220余人次参与各类法治竞赛,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测试及格率达100%,打造了一支“懂法、用法、普法”的残联铁军。
节点宣传造声势。紧扣“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宪法宣传周”等关键节点,聚焦涉残诈骗、非法用工等高频风险,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送法进残疾人家庭、特教学校、就业机构等场所,用案例解读《残疾人保障法》《民法典》中涉及残疾人的核心条款。“八五”普法期间,全市设立宣传站点60余处,接受咨询1.5万余人次,发放惠残手册和法规宣传单5万余份,让法律知识走进残疾人身边。
日常宣传润无声。在市残联网站开设政策法规专栏,发布《宪法》《行政复议法》等全文及地方惠残政策;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推送普法内容100余篇,用图文、短视频解析“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辅助器具适配”等实操性政策。办公楼公共区域悬挂法律名言警句,让法治文化融入工作场景,形成“线上有阵地、线下有氛围”的立体宣传网。
精准服务暖人心。深入推进“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行动,为书写困难的残疾人代填法律援助申请,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电话或远程服务。3名职工加入市普法志愿队伍,在“法律六进”中化身“普法代办员”,用耐心讲解打通残疾人学法“最后一米”,培养其“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思维习惯。
枣庄市残联将普法与维权深度融合,在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同步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普法+援助”模式,帮助残疾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劳动就业、康复医疗、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针对涉残纠纷,联动司法、人社等部门提供 “普法—咨询—援助”全链条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法律有温度,维权有门路”。
从机制建设到精准服务,从集中宣传到日常浸润,枣庄市残联以“八五”普法验收为契机,将法治阳光播撒到每个残疾人身边。下一步,枣庄市残联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服务效能,让残疾人在法治护航下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法治枣庄建设贡献“助残力量”。